应包括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防治目标等。
审查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根据项目组成、建设内容合理确定,方案应提供完整准确的防治责任范围矢量图,满足监管的要求。
2.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和指标值应根据项目所在地区水土保持敏感程度和水土流失影响程度分区确定,防治标准等级与防治指标值确定应准确,当涉及防治指标值调整时,依据应充分合理。
应包括水土流失量预测和水土流失危害分析等。审查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参数计算与选取应合理准确。
2.预测结论应合理,指导性意见应具有针对性,能够指导水土流失防治与水土保持监测。
应包括措施总体布局、分区措施布设、施工要求等。
审查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措施总体布局应结合区域水上流失及项目建设特点,因地制宜布设综合防治措施体系,满足对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和不同行业的特殊规定。
2.防治措施体系应做到时空全覆盖、防治责任范围内外的有效衔接,并应考虑与周边环境、生态景观和后期利用方向的协调。
3.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应明确工程级别与设计标准,并符合标准要求。截排水工程的水文及水力计算应准确,拦挡工程和截排水工程类型、型式、结构等应科学合理;土地整治措施应满足后期恢复的要求。
4.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应明确植物措施级别与设计标准,并符合标准要求。针对不同立地条件和功能要求,应提出适宜的树草种和植物配置模式。
5.水土保持临时措施应明确布设位置、面积,超过一个生长季的项目应考虑植物措施。
6.弃渣场级别确定应合理准确,措施等级与防洪标准符合标准要求,措施体系布置应全面合理;拦挡工程、截排水及顺接工程等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布设,工程型式、结构等应合理可行,弃渣场和拦挡工程的稳定性结论明确可靠。坡地型和沟道型弃渣场应进行相应的水文计算。
7.开展典型措施布设的,典型措施应具有代表性,工程参数选取依据充分,计算过程科学合理,防治措施工程量计算准确。
8.取土场、道路等边坡防护应优先考虑生态防护型式,方案中应采取防止边坡溜渣的针对性措施。
应包括监测范围和时段、内容和方法、点位布设、实施条件和成果等。
审查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应明确监测范围,合理确定监测时段,监测内容应全面明确,方法、频次、点位布设应符合实际并能满足标准要求。
2.监测成果应能满足指导施工和监管要求。
3.对3级及以上弃渣场应采取视频监控。
应包括投资估算编制原则与依据、编制说明与估算成果、效益分析等。
审查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编制原则正确,费用构成全面,材料价格符合实际,费率计取符合水土保持与相关行业规定的要求。
2.投资估算的工程量与工程设计确定的工程量应一致;按照工程设计确定的标准,防治措施单价分析应齐全准确。
3.效益分析数据来源合理,计算过程和方法正确,水土流失防治能够达到基本目标和防治指标值。
应包括组织管理、水土保持施工、后续设计、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等。
审查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应明确建设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全过程水土保持管理要求并将水土保持工作内容和任务纳入施工合同。
2.明确施工单位应按施工合同落实水土保持责任,并提出绿色施工要求。
3.按水土保持与相关行业规定,明确水土保持后续设计、监测、监理、设施验收等参建单位水土保持责任与要求。
应包括相关附件、相关附图等
审查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附件应包含项目立项文件及其他有关文件(涉密的除外),能够为项目落地提供有效支撑。涉及水土保持违法违规情形的项目,应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处理意见。
2.附图应包含地理位置图、水系图、总体布置图、分区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图、典型措施布设图等。涉及取土场、弃渣场的,应提供含位置、地形和影像的图件。
附图应与正文描述一致,满足比例尺适当、图件清晰、图例准确、文字说明与审签责任明确的要求。
1.涉及补充或修改方案的,应明确与原方案的关系,补充与修改理由应充分,应能满足减少地表扰动和减少弃渣量等水土保持要求。
2.涉及水土保持措施变更的,应明确替代措施,替代措施工程级别、设计标准和防治效果不应低于原措施。
3.涉及弃渣场补充报告的,应开展弃渣减量化、资源化专题论证,其论证结论应能够有效支撑补充报告。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热门推荐
山东美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和平路43号中鲁远洋大厦6层
电话:0531-88880010 13953189979